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奶酪、天然酸奶、人與動物糞便及土壤中。丁酸梭菌作為微生態(tài)制劑的研究是由日本千葉醫(yī)科大學首先發(fā)現(xiàn)并報告的,又叫宮入菌。1935年,俄羅斯微生物研究所從人的糞便和土壤中分離出丁酸梭菌,隨后發(fā)現(xiàn)其厭氧培養(yǎng)的過濾物中含有較少的脂肪酸,具有*的整腸作用,它可抑制腸道中的致病菌,促進腸道中有益菌如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的生長。自1993年科研工作者開始大力探索丁酸梭菌以來,丁酸梭菌的神秘功效被陸續(xù)不斷的挖掘出來。1992年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在俄羅斯微生物研究所引進丁酸梭菌,并在中國定植,為中國微生物有益菌起到重大貢獻。2009年7月,農業(yè)部批準了浙江某廠關于將丁酸梭菌作為微生態(tài)飼料添加劑的申請標志著丁酸梭菌的春天已經到來,這類新型微生態(tài)制劑必將在21世紀的歲月里刻上深深的印記。
一、丁酸梭菌的生物學特性
1.丁酸梭菌是一種芽孢桿菌,G+,直徑0.6-1.2納米,周身鞭毛,有運動性。
2.在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初期試管上部程輕微渾濁并有大量氣體產生,后期出現(xiàn)較多沉淀。培養(yǎng)條件為生化培養(yǎng)箱25-37℃,pH4-9.8。
3.產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丁酸、乙酸、乳酸和少量丙酸及甲酸,但不能水解纖維素;
4.能發(fā)酵葡萄糖、蔗糖、果糖和乳糖生成酸,不能水解明膠、血清蛋白。
5.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丁酸梭菌制劑中活菌是以芽孢形式存在的,對各種惡劣環(huán)境、存貯及加工運輸過程中的高溫、高濕、酸性、機械磨擦和擠壓等因素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經80℃、30min和90℃、l0min熱處理后全部存活;加熱90℃、20min后,95%存活;加熱100℃5min后30%存活。耐熱,耐酸,pH為1~5時仍能存活,能耐受胃液、膽汁酸和消化液耐熱,80℃、30min,90℃、10min處理基本無損失,90℃、20min存活率為95%,100℃、5min存活率為30%。其固體活菌制劑在室溫和干燥情況下保存超過3年,未見活菌顯著減少。
6.具有很強的耐藥性,可與某些抗生素同時使用,不干擾其他細菌感染的治療。
二、功能
1.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繁殖
丁酸梭菌具有防止病原菌及腐菌在腸道內的異常增殖和促進腸道有益菌群增殖、發(fā)育的雙重作用,從而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腸毒素的產生。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對腸道致病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具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顯著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丁酸梭菌發(fā)酵提取物對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糞鏈球菌等益生菌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因而丁酸梭菌可代替抗生素廣泛用于雞、豬和牛等動物,尤其對乳豬的拉稀有特別的療效。 2.增強免疫功能 口服丁酸梭菌能增加動物體內血清中IgA和IgM的含量,刺激小腸黏膜免疫活 性,使 IgA 增多,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著,減緩病毒繁殖,防止病原體入侵機體,提高動物機體自身的免疫力。此外,丁酸梭菌發(fā)酵動物飼料能降低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提高氨基酸、維生素、有機酸和有機磷等營養(yǎng)物質,改善適口性、攝入量和利用率;添加到動物飼料具有替代抗生素預防和治療相關動物疾病的潛力,抑制內源性疾病的發(fā)生,且增強機體免疫和血液中白細胞(CD4+)的數(shù)量,以及改善動物的生產性能和產品質量,減少抗生素用量,提高經濟效率。
3.產生益生物
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謝產物為乙酸和丁酸,而丁酸是腸道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的主要營養(yǎng)物質。因此,丁酸梭菌對腸道上皮組織的再生和修復有很重要的意義。此外,丁酸梭菌在腸道內能產生B 族維生素、維生素 K 和維生素 E 等物質,對機體具有保健作用;還能產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糖苷酶等多種酶類。
4.其他功效
大量數(shù)據(jù)說明,單用丁酸梭菌或與雙歧桿菌和益生元等合用,對于因菌群失調而引起的急慢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抗生素相關性腸炎和便秘等癥狀有良好的療效,對于腸炎、肝硬化、放療和化療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也能起到輔助的治療作用。不少資料還說明,該菌還能促進維生素 E 的吸收,降解膽酸,提高抗氧能力。
版權所有©2024上海喆圖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4016230號-5 管理登陸 sitemap.xml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